(我的旅遊書送給烏魯木齊青年人旅社的書架,又沒作筆記,所以景點名稱憑記憶可能有誤 )
龍珠灣,河流中島像是一條龍
這裡是什麼電影取景的地方
月亮灣,灣裡還有兩個小島說是仙人的腳印
這一灣水中小小氣泡讓水色較白,旁邊草地也是某電影的拍攝地
到圖瓦人家中參訪,表演圖瓦人特有的笛子
和一種琴
常見冰融後留下的小湖(冰磧湖?)
七月九日有張健帶領的團隊泳渡喀納斯湖,有新聞報導,難度在於水溫很低
乘船遊湖,解說員說尼斯湖的水怪是傳說,喀納斯湖的水怪是真的。冬天時湖水結成冰,圖瓦人在湖上開趴
夏季小花盛開也有蜜蜂嗡嗡
白樺林,偶有松樹生長其間,剛好可以說胡椒蛾的故事
夏天,維吾爾族(或哈薩克族或圖瓦族)人,會帶著牛羊在夏草場放牧,住氈房,夜晚不再是漆黑一片,因為有了太陽能發電板,這真是偉大的發明,不必耗費非再生資源也不必架設高壓電塔,也能過現代生活
曠野中的廚房,曬著奶疙瘩,擅長料理烤全羊
圖瓦人的木屋,冬天住的,有些做為商店或民宿,裝設衛星天線能知天下事,不過在新疆可能訊號有些會被攔截吧
剛下過雨,長出許多菇,當地人摘了一堆擺在床上曬乾
木屋用新鮮濕潤的蘚苔當作木頭之間的黏著劑
中國五號界碑,在白巴哈景區,背後是哈薩克斯坦
烤羊肉的攤子,掛著一隻羊
下午十點二十了,天還沒暗
晚上看電視剛好也在介紹喀納斯景區,不過是維吾爾語,聽不懂只能看影片
上午前往禾木的路上,草原上錯落著氈房,還有蜿蜒小溪
這一片風景有"畫家的調色盤"之稱,秋天時黃、橙、紅交錯,甚美,夏季只有綠色及小花點點
一輛貨車上的毯子,有圖瓦人特殊的圖案及愛抽的雲煙
禾木村的溪流,夏季融雪水流湍急冰涼
過這座橋可以到山丘上俯瞰禾木村全景
短短的路程還有馬伕招攬生意,也有遊客買單,馬若是排便在橋上,後頭有人隨即掃除
之前在旅館看到這畫面還以為是日本的合掌村想說為什麼要放這照片,後來才知就是禾木村景,聽說被評為"神的自留地"也是"攝影家的天堂",想像這片綠到了秋天紅黃交錯的景色,應該是很美沒錯,但是住在這裡並不會有溫暖可洗屁股的馬桶座。(山丘上賣店中的瓜不是最便宜的,但是可以吃到冰涼的瓜也是划算的)
溪流邊也有白樺林,秋天黃葉落下漂在水上,很美
屋前放牛吃草
有祈福意思的風鈴
回烏魯木齊途中,到一個叫做福海的地方,大風捲起浪花,吹來沒有鹹味,因為是湖
岸邊有新疆常見的植物
還真有人租借泳圈下水,當時氣溫約攝氏二十度
雖然沒紅葉可看,錢帶夠的話是避暑的好地方,
不過,景區中的旅館都蓋成中國人心中的歐式建築,
那些紅瓦白牆真是可憐了這片風景
附帶一提,劉若英分開旅行,原來你也在這裡的MV在這裡拍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