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媽說,就當作周休二日的旅遊吧,所以跟著一車人馬上山。原來,朝山是這麼一回事...
清晨5:30集合,聽法師開示
出發
到達"臨溪朝山步道",法鼓山有規劃四個朝山步道,這是其中之一
路旁音響唱頌"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因為是釋迦摩尼佛生日),雙手合十,聽到"南無"雙腳並立,聽到"本師"右腳踏出站定,聽到"釋迦'左腳踏出站定,聽到"摩尼"右腳踏出站定,聽到"佛"左腳前踏併攏,接著"噹"一聲跪拜,再"噹"一聲起身,也就是三步一跪拜
如果身體無法跪拜,彎腰行禮也行,因為這儀式只是協助,重點是內省
到生命園區繞一圈,這是法鼓山推行植葬的地方,就是將骨灰磨粉分成幾包放入地上小管中入土,可以達到物質循環又不占空間,許多人認同這理念又覺得這是好地方,所以申請在此植葬的人多到要排隊,但是如果真想通了就知道,只要放下了對肉身的執著,哪裡都可以
藥師古佛
回到祈願觀音殿前,在法師帶領下祈願及回向
其他活動
美食天地,有許多志工擺的攤位,當然是素食,最好自備碗筷,如果沒帶,有提供不鏽鋼碗筷借用,為了省水及清洗人力,一缽到底
第二大樓有輕食區,咖啡花茶等配餅乾,價錢隨喜
齋堂提供素食,隨喜打齋
晚課後的夜景(0514)
遠道而來的我們,可以申請住寮房,不然是到此當志工才能住;女眾住的是西單寮房,寮房中有一人一套的床、床頭櫃、床下抽屜,床頭櫃內有棉被、枕頭,被套、枕頭套要自己裝,離開時拆下放在洗衣籃內,我媽說被套、枕頭套是志工洗的,自己帶睡袋較不麻煩人家,有衣架可晾毛巾不可晾衣服,有飲水機要自備水壺,有鞋櫃,盥洗室在外面,自備拖鞋較方便。盥洗室有許多間是裡面有蹲式馬桶和電熱水器蓮蓬頭在一起,很方便,但是沒有放衣服的地方,要自備小袋子裝。
從西單寮房看出去的夜景
清晨
祈願觀音殿前
因為是釋迦摩尼佛生日,所以大殿有浴佛活動
浴佛完有壽桃可食
開山觀音
走向法華鐘
聖嚴法師極推崇法華經,認為是"經中之王",因為經文說"眾生平等"
法華鐘為唐式造型,直筒非荷葉邊,上刻整部經文,繞行一圈好似念了整部經
特展中有佛陀的故事,有一"方塊公寓"的無聲動畫發人深省,住在公寓中的人可以推牆壁天花板地板將自己的房間變大,但是也因此讓別人的房間變小,大家互相推來推去不得安寧。旁邊有一大廳,播放聖嚴法師對朝山這件事的開示,說不是特定哪座"山'才能朝,朝的也不是"山"本身
回來後發現我的膝蓋有輕微瘀血,雙臂痠痛,
我爸說這是平常沒有練習的關係,
所以平時要多拜,練習正確姿勢,鍛練肌肉
我是自願擔任活動紀錄攝影工作所以拍照
回覆刪除